注册 登录
谱谱风 返回首页

zhukui的个人空间 http://13so.net/?1139 [收藏] [复制] [RSS]

日志

试析竹笛的训练与演奏技巧对音准的影响

热度 12已有 3114 次阅读2012-5-28 17:24 |个人分类:笛子| 笛子, 训练, 技巧, 影响

音准是乐器学习者最感棘手的问题之一。因受竹笛本身结构、演奏者个人听觉或练习方法等因素的影响,所以,在竹笛演奏时音准成为较难解决的问题,通过科学有效的训练方法,可以把竹笛的音准解决好。

    一、发声原理

    要解决竹笛的音准问题,首先要了解竹笛的发声原理,从中找到影响竹笛音准的几个因素。

    笛子的笛身一般为竹制,用浙江余杭一带的白竹,江西、安徽一带的紫竹做的笛子音色为上品。白竹做的笛子发音清晰、明快;紫竹做的笛子发音柔和、圆润。但并非所有的白竹或紫竹都能做出好的笛子,选料的好坏也直接关系到竹笛的音准。笛子属于木管乐器家族中的吹孔膜鸣乐器类。笛膜(演奏时贴于膜孔处的一个小薄片)一般用嫩芦苇杆中的内膜制成。它是典型的中国民族乐器,表现力十分丰富,可演奏出连音断音、颤音和滑音等色彩性音符;还可以表达不同的情绪;无论演奏舒缓、平和的旋律,还是演奏急促、跳跃的旋律,其独到之处都可从中领略。此外,笛子还擅长模仿大自然中的各种声音,把听众带入鸟语花香或高山流水的意境之中。

    笛子的发声是靠吹奏者呼出的气流与吹孔的边棱相碰撞而发出声音的。具体的说就是演奏者通过风门将气流呼出,呼出的气流撞击吹孔前沿壁被边棱分成向内、向外二股气流。气流50%进入笛内,另外50%在笛外,这样笛子就会发出"基音"。演奏者呼出气流的粗细、快慢,以及气流与笛子吹孔的角度,直接影响笛腔内空气柱长短粗细的变化,也就是说直接影响竹笛发音的音度变化。由此可见,调整气流的速度以及气流的角度,是纠正竹笛音准误差的主要手段。根据这一物理现象,我们从气息的流向、流速、宽度等方面,做出准确要求,就能解决竹笛的音准问题。掌握了竹笛的发声原理,就找到了竹笛音准变化的根本原因。

    二、树立音准观念,提高听辨能力

    我们在进行练习或演奏当中,一定要有正确的音准概念,这样才能对所演奏的音高做以判断,并进行调整。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加强听觉训练。在练习过程中,耳朵要始终监听着你所练习的内容,用耳朵评判什么是好的,什么是不好的。可以把耳朵当作自己的老师,对练习中的所有表现进行评判。在这一方面的练习中我们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 不要一吹起笛子只顾练习乐曲或某种技巧,结果把音准抛得老远,或者干脆不去想音准。在吹奏之前,心理要有一个你所发出音的音准概念(音质、音品)。声音发出后,耳朵要立即鉴别发出的客观音高是否与主观预想的音高一致,如果觉得有差距,甚至差距很大,这时应马上调整直到理想为止。

    2. 莫要只顾指法而不管音准。很多竹笛演奏者认为,只要指法正确,音准绝不成问题。竹笛本身构造有它的缺陷,就拿同一个调的笛子来说,在构造上,每支笛子的长短粗细,音孔的大小和孔距并不完全一样,吹奏出来的音并不一定每个都是完全精确的。比如用C调笛子吹奏小字2组升F和B这两个音时,我们指法正确,但实际演奏出来的音往往比标准的音高要低。所以说不要认为指法正确音准就正确,还需要用耳朵去听辨音准,并做出调整。

    3. 不要只顾音色而忽视对音准的控制。音色固然很重要,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基本功练习,但在练习的过程中,音的准确度是前提,不要忘了好听的音色里包含有音准的因素。如果一味追求音色,而没有音准做保证的话,那音乐就无从表达了。

    4. 在乐队当中一般是多个声部一起演奏,由于每个演奏者的吹法和控制力并不完全相同,要保持多声部演奏的音准都十分准确就更不容易了。这就要求我们一定要树立良好的音准观念,在演奏当中,不要只顾自己不顾他人,要同时监听自己和他人的音准,时刻作出调整,使声音相互和谐相互"抱团儿"。这样,多个声部在一起演奏时,音准才能相对准确。

    三、进行正确的技术练习

    我们由竹笛的发声原理了解到了气息的流速、流向、气息宽度等方面是影响竹笛音准的几个因素。由此可见,我们在练习当中对气流速度的控制和气流角度的调整是纠正音准误差的主要手段,这也是以技术解决竹笛演奏中音准问题的关键所在。因此在这方面我们要做出科学的、反复的练习。

    1. 气流速度控制的练习

    气流的速度有缓急之分,缓则音高会降低,急则音高会上升,为了达到笛子的音准和追求最佳的音色,在吹奏低音时,气流的速度应徐缓,音越低气流越缓;在吹中、高音时,气流的速度则需逐渐趋急,音越高气越急。从低音吹到高音时,要加大力度和加快气流速度,从高音下到低音时,气流的速度也要自然地缓下来。如果吹奏跳进型的从低音到高音或从高音到低音,则相对不容易控制。如果不迅速做出反应和调整流速,那音准就会出现高低不一的情况了。而有些演奏者不注意气流的控制与调整,在吹奏低音和高音时气流速度一成不变,或者在吹奏跳进音程时气流速度来不及调整,而这样演奏都会出现音准问题。因此,我们在练习中,一方面要进行从低音到高音,从高音到低音的长音练习和音阶练习,使每个音的流速都能做到心中有数。另一方面,要有意识地多进行高低八度等跳进音程的练习,以训练迅速调整气流速度的实际能力。这样,久而久之就能较好地把握对每个音的气流速度控制,从而对音准有所把握。

    2. 调整气流角度的练习

    气流的角度是指演奏者的风门与吹孔夹角的角度。气流的角度扩大音准易偏高,角度缩小音准易偏低。因此我们可以通过练习调整气流角度的方法来控制竹笛的音准。

    在吹奏强音或渐强的音时,要求气量逐渐加大,气速逐渐加快。假设气流角度不做任何变化,此时渐强的音容易偏高。我们可以通过逐渐向内转动笛子吹孔的方法,寻找相对缩小气流角度的位置,以此把握强音或渐强音的音准。在吹奏弱音或渐弱的音时,要求气量逐渐减小,气速逐渐减慢。假设气流角度不做任何变化,此时渐弱的音容易偏低,我们可以通过逐渐向外转动笛子吹孔的方法,寻找相对扩大气流角度的位置,以此把握弱音或渐弱音的音准。而有的演奏者在演奏中不能及时调整或者不会调整气流角度,这样演奏自然就会出现音准问题了,所以我们在这一方面要多加练习。

    我们在实际练习当中要把气流速度的控制与气流角度的调整,以及风门的调整结合起来练习,使之互相协调,紧密配合。多进行从弱到渐强再到渐弱的长音练习。在练习当中要做到在吹奏渐弱音时,气流量减少,流速渐缓,风门渐小,气流的角度逐渐增大;在吹奏渐强音时气流量渐大,流速渐快,风门渐大,气流的角度逐渐缩小。只有按这样的方法练习,方可使竹笛的音色音准都得以保证。要在实际演奏当中运用自如,真正做到强音不高不噪,弱音不低不虚,还要下一番功夫,进行长时间的练习。

    3. 手指配合控制音准

    我们前面提到竹笛本身构造有它的缺陷,有的音即使进行气息的控制,有时音准还是有偏差,这时我们就需要手指的配合或改变原有的指法来控制音准。比如说用C调竹笛演奏小字2组B这个音,在正常吹奏下,此音会偏低。因为在笛子制造时,如果此音调整准确的话,而降B这个音就无法准确奏出,所以要兼顾这两个音的音准,在制笛时就得把B音调的略低。在吹奏当中,我们可以通过加强气流,加快流速和增大气流角度来控制此音,但音准有时还会偏低。这时我们可以将右手第三指稍抬起一点(右持笛者),以此来控制,求得相对标准的音准。再比如说用C调竹笛演奏小字3组升F这个音,以前传统的演奏指法是六个手指全打开,用这个指法演奏时,无论我们怎样加以气息控制,吹奏出来的这个音往往还是偏低。如果在这个音上要进行弱奏的话,音准就更容易偏低了,而且音色也不好。因此,我们就需要改变以前的指法,用更为科学的指法来演奏此音。其新指法是全按第三、第四孔,第二孔按半孔,其他手指全打开。这个指法是我的专业老师沈阳音乐学院孔庆山教授在进行竹笛十二半音演奏与教学的研究当中,所独创的一个指法。这个指法的科学性在于,不但吹奏出来的声音明亮,而且音准容易控制。它的音准可调性很大,因为第二孔是按半孔,所以可用第二指来加以控制音准。这样,无论演奏强音还是弱音,音准就都能控制自如了。

  综上所述,要解决好竹笛演奏中的音准问题是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决好的,对音准的训练是每时每刻的,而且是漫长的,它要伴随演奏者的演奏生涯。所以说,只有通过科学的理论引导,树立良好的音准观念,加以正确的技术训练(如气息的控制,手指的配合等等),从多方面全面提高对音准的把握与控制能力,才可能较好地解决竹笛演奏中的音准问题。

  参考文献:

  [1] 孔庆山.孔庆山六孔笛十二半音演奏与教学[M].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 2004.

  [2] 王鹤.论竹笛演奏中音准的构成因素[J].交响.2003(1).

  [3] 孔迪.谈谈竹笛教学中音准和音色的把握.乐器.2003(8).

  [4] 毛云岗.怎样解决竹笛演奏中的音准问题[J].音乐生活, 2004(2). 


路过

雷人
5

握手
6

鲜花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11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3 个评论)

回复 行云流水001 2012-5-29 19:26
  
回复 19700416peng 2012-10-11 05:19
  
回复 yaoxiang 2013-4-23 10:32
写的挺好!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谱谱风    

GMT+8, 2025-1-23 12:07 , Processed in 0.045911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